《产业用纺织品》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管状织物结构件的研制及渗透性测试

 
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管状织物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也被广泛用于织制运输带、子弹带、无缝筒袋等。随着新纤维材料的开发和织造技术精细化水平的提高,管状织物最终制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医疗保健领域,为减轻和缓解关节部位骨膜受损伤后引起的关节疼痛,需要一种柔性、可填充、可渗透、具有药物缓释作用的微结构件植入骨膜坏损的关节间隙部位,从而达到在固定部位持续润滑和药物缓释的作用[1]。纤维制品具有柔软、可成形等特点,同时依据管状织物结构形成原理,其制品形成的袋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填塞装载功能;另外,织物结构中经纬纱交织形成孔隙,用其制作的结构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从而能够满足医用保健功能需求[2-4]。我们以聚酯长丝为原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加工制作了4种具有可填充和渗透性能的管状织物,填充后测试分析其渗透性能,得出了管状织物设计制作较佳的工艺和方案。 1 管状织物的设计思路 根据管状织物的功能性设计目标,所用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5]。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其制品形状稳定,且耐热和耐光性好。织制织物的聚酯原料一般包括聚酯短纤维纱、单丝和复丝[6]。采用聚酯短纤维织制而成的聚酯织物聚集能力较好,特别是对带有颗粒物质的过滤效果较好。聚酯长丝织制的管状织物表面光滑,适用于黏流质材料的蠕动性渗透。我们此次制备的管状织物经纱采用16.7 tex/48 F聚酯长丝复丝,纬纱采用11.9 tex/36 F聚酯长丝复丝。 在一定的条件下,织物的透气性与织物的孔隙率相关,织物孔隙率与渗透性能密切相关。在渗透过程中黏流质的物质与织物接触越充分,其在压力下蠕动渗透效果越好[7]。无论是干式渗透还是湿式渗透,织物的强力对渗透结果的影响都很重要。为了避免在高压下损坏织物,要求织物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的保形性[8]。 渗透阻力的大小是反映织物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渗透开始时,类似粒子的物质还未聚集凝附于织物内部,此时的渗透阻力主要由织物结构造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渗透的阻力越小越有利于渗透。本研究的渗透材料模拟医用硫化硅橡胶类大分子聚合物[9-10],该类物质呈现黏流态填塞于管状织物内,渗透过程主要是结构件持续性受压后大分子材料发生缓慢的蠕动性渗出。 2 管状织物的研制和性能 常见的管状织物所选用的组织大多为平纹和斜纹。综合分析本次管状织物的功能性设计目标,在满足黏流态大分子高聚物可填充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局部可渗透性能要求,因此拟采用平纹+透孔、平纹+纱罗等组织组合设计。利用双层平纹组织形成结构紧密的管状填充部分,同时利用双层透孔或双层纱罗部分结构孔隙较大这一特点形成织物可渗透部分[11-12]。 2.1 管状织物的制备 试样1采用平纹+透孔+平纹的组织结构。两个平纹部分表经均12根,透孔部分表经24根;两个平纹部分里经均12根,透孔部分里经24根。4个试样的产品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试样1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2所示。其中,上机图中▲表示织里组织时表经提起点,■表示经组织点(下同)。图2中,成品经密640根/10 cm,成品纬密28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48根,表经48根,上机经密472根/10 cm,上机纬密265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96根,筘号117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单元结构长3.7 cm,其中单元结构间双层平纹组织距离2.2 cm,(平纹+透孔+平纹)组织部分长1.5 cm。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且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相结合。 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 试样1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 试样2采用双层平纹+透孔的组织结构,其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3所示。图3中,成品经密640根/10 cm,成品纬密30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48根,表经48根,上机经密472根/10 cm,上机纬密284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96根,筘号117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透孔部分长2.2 cm,采用双层平纹组织和1.5 cm双层透孔组织的组合试样。织物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且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分区穿法。 图3 试样2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 试样3采用纱罗+平纹的组织结构。两部分平纹表经均14根,纱罗部分表经28根;两部分平纹里经均14根,纱罗部分里经28根。试样3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4所示。图4中,成品经密740根/10 cm,成品纬密180根/10 cm,织造纬缩率30.0%,织造经缩率5.2%,里经56根,表经56根,上机经密518根/10 cm,上机纬密171根/10 cm,上机幅宽2.0 cm,总经根数112根,筘号129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2.2 cm长度方向是双层平纹组织,1.5 cm长度方向是联合组织(平纹+纱罗+平纹)。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1。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相结合。 试样4采用双层纱罗组织结构。表经56根,里经56根。试样4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5所示。图5中,成品经密700根/10 cm,成品纬密19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56根,表经56根,上机经密516根/10cm,上机纬密180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112根,筘号129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试样长度方向为2.2 cm部分是双层平纹组织,试样长度方向为1.5 cm部分是双层纱罗组织。该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顺穿法,绞经与地经同穿一筘,每筘4入。 图4 试样3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 图5 试样4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 2.2 管状织物的织造工艺要点 采用半自动打样机进行织物制作。4个试样地部均采用双层平纹组织结构设计织制,中间局部结构采用双层透孔组织(或双层纱罗组织)。采用分区穿综方法,前区穿表经,后区穿里经。注意控制两端投纬张力,尽量保证管状织物边部平整匀直。 在织制纱罗组织的过程中,由于上机张力对织物布面内外质量影响较大,所以织制过程中梭口不宜过大,宜采用小梭口织造,后梁比胸梁要低,送经量需要调节合理。在织造纱罗组织过程中,因为绞经绕地经与纬纱交织,所以绞经张力变化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机织造时需要使绞综框低于普通综框约1 cm,即绞综的综丝眼比普通综丝的综丝眼低1 cm。在织造双层纱罗组织过程中,表层纱罗组织的绞经只穿过半综片不穿过综丝眼,表经纱罗组织的绞综穿第15页综框;里层纱罗组织的绞经同样只穿过半综片不穿过综丝眼,里层纱罗组织的绞综穿第16页综框。 2.3 管状织物试样的渗透性测试分析 管状织物结构件填充黏流态蠕动性渗透大分子材料后,其外观近似圆柱体,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2h,计算各试样容积。4个试样平纹结构局部容积均3.384 cm3,透孔结构(或纱罗结构)局部容积均2.308 cm3。 采用Model LLY-27型纤维细度分析仪,观测4个试样不同组织部位的对角方向、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孔径。结果显示:4个试样平纹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220.6μm,试样1和试样2透孔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438.0μm,试样3和试样4的纱罗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684.7μm。可以看出,纱罗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最大,透孔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次之,平纹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最小。根据不同管状组织结构渗透不同粒径的填充料,可以实现挤压后缓慢蠕动渗透的功能性要求。 为表征管状织物的渗透性,我们设计了测试方法。试验准备物品有塑料针筒,OHAUS型电子天平,小纸片若干,小钢尺,若干细线,20 g砝码和50 g砝码,具有挤压后蠕动渗透性的填充物若干。试验步骤如下。第1步:4个试样按不同组织,分别选择一个完整结构单元织物试样,将一端用细线封闭待用,把准备好的填充物挤到针筒里。第2步:用针筒将填充物从织物另一端挤进,直到填满整个试样,封闭另一端。第3步:把挤满填充物的试样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原始质量数据。第4步:取出试样,在试样上加20 g砝码,静置10 min,用小钢条刮去渗透出的填充物,再将试样称重,记录数据;取出试样,在试样上加20 g砝码,静置20 min,用小钢条刮去渗透出的填充物,再称重并记录数据。第5步:取同样一个完全组织结构的试样,用以上方法挤满填充物称重后,在试样上加50 g砝码,分别静置10 min和20 min,刮去渗出的填充物,再将试样称重,记录数据。局部透孔和局部纱罗组织的织物试样需要多做一组试验,即在试样的正面和侧面分别加砝码。 渗透率计算公式:渗透率=(试样原质量-试样处理后质量)/试样原质量×100%。测试结果显示:平纹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7.26%,透孔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31.00%,纱罗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28.42%。可以看出,渗透率方面,平纹组织部分<纱罗组织部分<透孔组织部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透孔组织部分的织物渗透率不稳定,跨动幅度较大,而纱罗组织部分的织物渗透率比较稳定。这是因为透孔组织不稳定,在受到挤压时,纱线之间会出现滑移,组织点之间的孔径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导致渗透率变化不稳定。纱罗织物的经纱由绞经和地经两部分构成,组织稳定,受到挤压时不会发生滑移,所以渗透率比较稳定。 3 结束语 我们根据管状织物的产业用品市场使用需求,改变了原来简单的平纹管状织物结构,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的组合结构设计管状织物,研制出具有可填充和局部可渗透双重性能的管状织物;对织物原料、织物规格、织物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最终制品使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制出的管状织物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旨在为功能性管状结构设计和医用纺织品结构件等相关产业用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试样设计方面,纤维采用聚酯复丝,组织采用双层平纹、双层透孔、双层纱罗等组织组合应用,研制了4个试样。纱罗结构是通过在普通半自动小样机上配置绞综装置织制。通过测试4个试样容积、孔径、渗透率等性能,发现透孔组织受到外力挤压后结构不稳定,纱线之间会出现滑移,组织点之间的孔径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导致渗透率不稳定。纱罗组织受到挤压后,由于绞经纱线在组织点间稳定性较好,渗透率最为稳定;平纹部分渗透率小,填充效果较稳定。证明平纹+纱罗组织能较好地满足填充和渗透性能要求。 [1]桂红.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4):24-25. [2]王均.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J].科学观察,2018(4):28-30. [3]杨时巧.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22):179-180. [4]程浩南.纺织材料在医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J].产业用纺织品,2019,37(1):1-4. [5]徐本科.新型功能化聚酯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 [6]徐弯.新型聚氨酯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8. [7]黄予旸,姜猛进.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2019(1):64-70. [8]刘大海,李开南,魏友华.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成骨因子在骨科应用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2):8480-8486. [9]李静.关于无源医疗器械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5):48-49. [10]鲍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创伤修复敷料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11]王晶晶,吕丽华,王观桔.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的设计与试织[J].毛纺科技,2019,47(8):7-10. [12]王佳莹,胡玲燕.医用纺织品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9(2):62-64. 管状织物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也被广泛用于织制运输带、子弹带、无缝筒袋等。随着新纤维材料的开发和织造技术精细化水平的提高,管状织物最终制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医疗保健领域,为减轻和缓解关节部位骨膜受损伤后引起的关节疼痛,需要一种柔性、可填充、可渗透、具有药物缓释作用的微结构件植入骨膜坏损的关节间隙部位,从而达到在固定部位持续润滑和药物缓释的作用[1]。纤维制品具有柔软、可成形等特点,同时依据管状织物结构形成原理,其制品形成的袋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填塞装载功能;另外,织物结构中经纬纱交织形成孔隙,用其制作的结构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从而能够满足医用保健功能需求[2-4]。我们以聚酯长丝为原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加工制作了4种具有可填充和渗透性能的管状织物,填充后测试分析其渗透性能,得出了管状织物设计制作较佳的工艺和方案。1 管状织物的设计思路根据管状织物的功能性设计目标,所用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5]。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其制品形状稳定,且耐热和耐光性好。织制织物的聚酯原料一般包括聚酯短纤维纱、单丝和复丝[6]。采用聚酯短纤维织制而成的聚酯织物聚集能力较好,特别是对带有颗粒物质的过滤效果较好。聚酯长丝织制的管状织物表面光滑,适用于黏流质材料的蠕动性渗透。我们此次制备的管状织物经纱采用16.7 tex/48 F聚酯长丝复丝,纬纱采用11.9 tex/36 F聚酯长丝复丝。在一定的条件下,织物的透气性与织物的孔隙率相关,织物孔隙率与渗透性能密切相关。在渗透过程中黏流质的物质与织物接触越充分,其在压力下蠕动渗透效果越好[7]。无论是干式渗透还是湿式渗透,织物的强力对渗透结果的影响都很重要。为了避免在高压下损坏织物,要求织物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的保形性[8]。渗透阻力的大小是反映织物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渗透开始时,类似粒子的物质还未聚集凝附于织物内部,此时的渗透阻力主要由织物结构造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渗透的阻力越小越有利于渗透。本研究的渗透材料模拟医用硫化硅橡胶类大分子聚合物[9-10],该类物质呈现黏流态填塞于管状织物内,渗透过程主要是结构件持续性受压后大分子材料发生缓慢的蠕动性渗出。2 管状织物的研制和性能常见的管状织物所选用的组织大多为平纹和斜纹。综合分析本次管状织物的功能性设计目标,在满足黏流态大分子高聚物可填充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局部可渗透性能要求,因此拟采用平纹+透孔、平纹+纱罗等组织组合设计。利用双层平纹组织形成结构紧密的管状填充部分,同时利用双层透孔或双层纱罗部分结构孔隙较大这一特点形成织物可渗透部分[11-12]。2.1 管状织物的制备试样1采用平纹+透孔+平纹的组织结构。两个平纹部分表经均12根,透孔部分表经24根;两个平纹部分里经均12根,透孔部分里经24根。4个试样的产品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试样1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2所示。其中,上机图中▲表示织里组织时表经提起点,■表示经组织点(下同)。图2中,成品经密640根/10 cm,成品纬密28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48根,表经48根,上机经密472根/10 cm,上机纬密265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96根,筘号117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单元结构长3.7 cm,其中单元结构间双层平纹组织距离2.2 cm,(平纹+透孔+平纹)组织部分长1.5 cm。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且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相结合。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 试样1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试样2采用双层平纹+透孔的组织结构,其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3所示。图3中,成品经密640根/10 cm,成品纬密30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48根,表经48根,上机经密472根/10 cm,上机纬密284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96根,筘号117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透孔部分长2.2 cm,采用双层平纹组织和1.5 cm双层透孔组织的组合试样。织物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且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分区穿法。图3 试样2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试样3采用纱罗+平纹的组织结构。两部分平纹表经均14根,纱罗部分表经28根;两部分平纹里经均14根,纱罗部分里经28根。试样3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4所示。图4中,成品经密740根/10 cm,成品纬密180根/10 cm,织造纬缩率30.0%,织造经缩率5.2%,里经56根,表经56根,上机经密518根/10 cm,上机纬密171根/10 cm,上机幅宽2.0 cm,总经根数112根,筘号129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2.2 cm长度方向是双层平纹组织,1.5 cm长度方向是联合组织(平纹+纱罗+平纹)。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1。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相结合。试样4采用双层纱罗组织结构。表经56根,里经56根。试样4上机图和实物产品照片如图5所示。图5中,成品经密700根/10 cm,成品纬密190根/10 cm,织造纬缩率26.3%,织造经缩率5.2%,里经56根,表经56根,上机经密516根/10cm,上机纬密180根/10 cm,上机幅宽1.9 cm,总经根数112根,筘号129齿/10 cm。成品幅宽1.4 cm,试样长度方向为2.2 cm部分是双层平纹组织,试样长度方向为1.5 cm部分是双层纱罗组织。该织物的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排列比为1∶1。穿综部分采用顺穿法,绞经与地经同穿一筘,每筘4入。图4 试样3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图5 试样4的上机图和实物照片2.2 管状织物的织造工艺要点采用半自动打样机进行织物制作。4个试样地部均采用双层平纹组织结构设计织制,中间局部结构采用双层透孔组织(或双层纱罗组织)。采用分区穿综方法,前区穿表经,后区穿里经。注意控制两端投纬张力,尽量保证管状织物边部平整匀直。在织制纱罗组织的过程中,由于上机张力对织物布面内外质量影响较大,所以织制过程中梭口不宜过大,宜采用小梭口织造,后梁比胸梁要低,送经量需要调节合理。在织造纱罗组织过程中,因为绞经绕地经与纬纱交织,所以绞经张力变化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机织造时需要使绞综框低于普通综框约1 cm,即绞综的综丝眼比普通综丝的综丝眼低1 cm。在织造双层纱罗组织过程中,表层纱罗组织的绞经只穿过半综片不穿过综丝眼,表经纱罗组织的绞综穿第15页综框;里层纱罗组织的绞经同样只穿过半综片不穿过综丝眼,里层纱罗组织的绞综穿第16页综框。2.3 管状织物试样的渗透性测试分析管状织物结构件填充黏流态蠕动性渗透大分子材料后,其外观近似圆柱体,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2h,计算各试样容积。4个试样平纹结构局部容积均3.384 cm3,透孔结构(或纱罗结构)局部容积均2.308 cm3。采用Model LLY-27型纤维细度分析仪,观测4个试样不同组织部位的对角方向、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孔径。结果显示:4个试样平纹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220.6μm,试样1和试样2透孔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438.0μm,试样3和试样4的纱罗部分孔径平均值均为684.7μm。可以看出,纱罗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最大,透孔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次之,平纹组织部分试样孔径最小。根据不同管状组织结构渗透不同粒径的填充料,可以实现挤压后缓慢蠕动渗透的功能性要求。为表征管状织物的渗透性,我们设计了测试方法。试验准备物品有塑料针筒,OHAUS型电子天平,小纸片若干,小钢尺,若干细线,20 g砝码和50 g砝码,具有挤压后蠕动渗透性的填充物若干。试验步骤如下。第1步:4个试样按不同组织,分别选择一个完整结构单元织物试样,将一端用细线封闭待用,把准备好的填充物挤到针筒里。第2步:用针筒将填充物从织物另一端挤进,直到填满整个试样,封闭另一端。第3步:把挤满填充物的试样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原始质量数据。第4步:取出试样,在试样上加20 g砝码,静置10 min,用小钢条刮去渗透出的填充物,再将试样称重,记录数据;取出试样,在试样上加20 g砝码,静置20 min,用小钢条刮去渗透出的填充物,再称重并记录数据。第5步:取同样一个完全组织结构的试样,用以上方法挤满填充物称重后,在试样上加50 g砝码,分别静置10 min和20 min,刮去渗出的填充物,再将试样称重,记录数据。局部透孔和局部纱罗组织的织物试样需要多做一组试验,即在试样的正面和侧面分别加砝码。渗透率计算公式:渗透率=(试样原质量-试样处理后质量)/试样原质量×100%。测试结果显示:平纹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7.26%,透孔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31.00%,纱罗组织部分的平均渗透率是28.42%。可以看出,渗透率方面,平纹组织部分<纱罗组织部分<透孔组织部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透孔组织部分的织物渗透率不稳定,跨动幅度较大,而纱罗组织部分的织物渗透率比较稳定。这是因为透孔组织不稳定,在受到挤压时,纱线之间会出现滑移,组织点之间的孔径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导致渗透率变化不稳定。纱罗织物的经纱由绞经和地经两部分构成,组织稳定,受到挤压时不会发生滑移,所以渗透率比较稳定。3 结束语我们根据管状织物的产业用品市场使用需求,改变了原来简单的平纹管状织物结构,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的组合结构设计管状织物,研制出具有可填充和局部可渗透双重性能的管状织物;对织物原料、织物规格、织物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最终制品使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制出的管状织物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旨在为功能性管状结构设计和医用纺织品结构件等相关产业用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试样设计方面,纤维采用聚酯复丝,组织采用双层平纹、双层透孔、双层纱罗等组织组合应用,研制了4个试样。纱罗结构是通过在普通半自动小样机上配置绞综装置织制。通过测试4个试样容积、孔径、渗透率等性能,发现透孔组织受到外力挤压后结构不稳定,纱线之间会出现滑移,组织点之间的孔径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导致渗透率不稳定。纱罗组织受到挤压后,由于绞经纱线在组织点间稳定性较好,渗透率最为稳定;平纹部分渗透率小,填充效果较稳定。证明平纹+纱罗组织能较好地满足填充和渗透性能要求。参考文献:[1]桂红.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4):24-25.[2]王均.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J].科学观察,2018(4):28-30.[3]杨时巧.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22):179-180.[4]程浩南.纺织材料在医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J].产业用纺织品,2019,37(1):1-4.[5]徐本科.新型功能化聚酯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6]徐弯.新型聚氨酯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8.[7]黄予旸,姜猛进.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J].合成纤维工业,2019(1):64-70.[8]刘大海,李开南,魏友华.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成骨因子在骨科应用研究中的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2):8480-8486.[9]李静.关于无源医疗器械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5):48-49.[10]鲍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创伤修复敷料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11]王晶晶,吕丽华,王观桔.异形截面3D管状机织物的设计与试织[J].毛纺科技,2019,47(8):7-10.[12]王佳莹,胡玲燕.医用纺织品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9(2):62-64.

文章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网址: http://cyyfzp.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8147.shtml


上一篇: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产业用纺织品将成新新增长
下一篇: 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蚕茧品质控制工序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产业用纺织品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