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课

 
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0 引言 产业用纺织品是近十年来纺织行业新兴起的最具有发展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性纺织品, 目前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在国际上,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用纺织品(Technical Textiles)”,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行业不同, 这个行业具有资本密集、 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和优势。 《产业用纺织品》是作为纺织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的背景下,符合该学科未来的发展需求。 然而《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课程既包括本学科领域内的基础内容, 又涵盖与之相关高分子材料、生物等交叉学科,有关理论原理和应用涉及基础科学领域和产业领域内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有一定难度。 因学校地处经济高速发展的上海市,为服务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需求,这门课程是全英文教学模式, 紧跟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前沿, 需要学生参与讨论最新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内的英语学术论文,挑战性非常高。 教育体系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1-2]。 更为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并以此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考核标准及持续改进机制。 OBE 教育体系遵循闭环设计原则(图1),以行业及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本专业面向产出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制定明晰的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够反映学生的能力特征: 包括学生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会做什么;综合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道德价值取向及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是达成毕业要求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 需要基础上要细化课程目标, 落实具体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设计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及持续改进机制, 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进而确保与其对应的毕业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将OBE 理念引入到《产业用纺织品》课程设计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细化课程目标,落实毕业要求 OBE 整体设计遵循闭环设计、顶层设计原则,每一名任课教师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开展教学。 在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支撑的情况下,教什么? 怎么教?如何评价?是落实和支撑顶层设计的关键。[3-4]对课程进行合理教学设计, 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内容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考核改进机制的建立。 其中, 制定能够支撑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目标是起点。 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为指引、 产业需求和国家人才战略为导向、 结合最新的纺织专业人才需求及国际环境变化态势而持续完善和修订而成。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契合未来5 年内纺织专业人才需求、 与特色化发展地方性纺织类高校的专业教育定位一致并且和学校目标定位相一致。《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支撑毕业要求中问题分析、 研究、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沟通的达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材料、 制备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等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发现趋势热点及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 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图1 “产出导向”的OBE 教育体系 2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逻辑框架 针对《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课程存在的知识体系庞大、 全英文教学模式挑战性高这两个关键问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材料及性能、加工制备方法及其在相关领域,包括土工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医药卫生、过滤等领域的应用,课程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专业词汇数量多,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模块的理解及掌握难度呈梯度增长, 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对庞大的知识体系讲授内容的精简、 优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精练重点知识点,不再全面铺开所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听得懂[4-6];(2)突出课程逻辑框架, 明确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意义及定位,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自主学习有的放矢;(3)布置学习任务, 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与老师紧密配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 探索教学方法,促进目标达成 作为任课老师, 应该改善原有的单一的满堂灌的讲授方式, 积极探索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 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并跟得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及思路, 这就需要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 “教”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7-8]的教学过程,设置课下的讨论及课堂上的演讲及提问环节,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本课程现在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上设计具有引导性或探究性的问题, 能够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知识点或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堂上PPT 讲授结合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 特别是原理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理解和掌握;(3)课后设计前沿的论题,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科技文献资料并就论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4)设定课堂演讲环节, 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巩固专业知识。 综合采用以上多种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模式,努力营造氛围和提供指导服务,以学生发展(能力培养或挖掘潜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4 设计目标考核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评价以学习效果为主, 将学习效果作为判定课程目标达成的依据; 评教更关注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投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重视测量和反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持续改进。 本门课程考核内容的设定应与课程目标对应, 考核方法以英文报告的撰写及PPT 演讲为标准, 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 制备方法及其在各产业领域内的应用;分析、总结、归纳文献的能力, 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就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相关论题撰写完整的英文报告; 报告组合合理、逻辑分明,语言流利、观点正确等考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考核方式是开卷考查, 题目为开放性论题, 鼓励学生查阅文献、 书籍等资料。 除期末考查之外,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考勤、课后作业、 课堂演讲等学习表现比例加大。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根据成绩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表明课程对其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的实际贡献, 针对达成度较低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设计方案, 持续改进教学设计过程, 提高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确保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的达成。 5 结语 为促进以OBE 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教学生态早日形成,需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机制。 本文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产业用纺织品(全英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设计,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习效果(学生能力达成)为评价依据。 致力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培养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就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具有国际视野、 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1]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 [2]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02):29-34+70. [3]凤权.OBE 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1(03):81-85+95. [4]寇珏,孙体昌,孙春宝,徐承焱.工程类本科生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16(02):63-65. [5]刘广彦.基础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0):127-129. [6]杨平.工科院校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16(06):116-120. [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 [8]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8):1-6. 0 引言产业用纺织品是近十年来纺织行业新兴起的最具有发展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性纺织品, 目前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在国际上,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用纺织品(Technical Textiles)”,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行业不同, 这个行业具有资本密集、 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和优势。 《产业用纺织品》是作为纺织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的背景下,符合该学科未来的发展需求。 然而《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课程既包括本学科领域内的基础内容, 又涵盖与之相关高分子材料、生物等交叉学科,有关理论原理和应用涉及基础科学领域和产业领域内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有一定难度。 因学校地处经济高速发展的上海市,为服务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需求,这门课程是全英文教学模式, 紧跟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前沿, 需要学生参与讨论最新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内的英语学术论文,挑战性非常高。教育体系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1-2]。 更为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并以此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考核标准及持续改进机制。 OBE 教育体系遵循闭环设计原则(图1),以行业及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本专业面向产出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制定明晰的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够反映学生的能力特征: 包括学生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会做什么;综合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道德价值取向及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 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是达成毕业要求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 需要基础上要细化课程目标, 落实具体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设计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及持续改进机制, 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 进而确保与其对应的毕业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将OBE 理念引入到《产业用纺织品》课程设计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1 细化课程目标,落实毕业要求OBE 整体设计遵循闭环设计、顶层设计原则,每一名任课教师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开展教学。 在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支撑的情况下,教什么? 怎么教?如何评价?是落实和支撑顶层设计的关键。[3-4]对课程进行合理教学设计, 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内容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考核改进机制的建立。 其中, 制定能够支撑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目标是起点。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为指引、 产业需求和国家人才战略为导向、 结合最新的纺织专业人才需求及国际环境变化态势而持续完善和修订而成。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契合未来5 年内纺织专业人才需求、 与特色化发展地方性纺织类高校的专业教育定位一致并且和学校目标定位相一致。《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支撑毕业要求中问题分析、 研究、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沟通的达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材料、 制备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等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发现趋势热点及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 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图1 “产出导向”的OBE 教育体系2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逻辑框架针对《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课程存在的知识体系庞大、 全英文教学模式挑战性高这两个关键问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材料及性能、加工制备方法及其在相关领域,包括土工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医药卫生、过滤等领域的应用,课程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专业词汇数量多,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模块的理解及掌握难度呈梯度增长, 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对庞大的知识体系讲授内容的精简、 优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精练重点知识点,不再全面铺开所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听得懂[4-6];(2)突出课程逻辑框架, 明确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意义及定位,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自主学习有的放矢;(3)布置学习任务, 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与老师紧密配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3 探索教学方法,促进目标达成作为任课老师, 应该改善原有的单一的满堂灌的讲授方式, 积极探索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 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并跟得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及思路, 这就需要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以 “教”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7-8]的教学过程,设置课下的讨论及课堂上的演讲及提问环节,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本课程现在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上设计具有引导性或探究性的问题, 能够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知识点或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堂上PPT 讲授结合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 特别是原理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理解和掌握;(3)课后设计前沿的论题,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科技文献资料并就论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4)设定课堂演讲环节, 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巩固专业知识。 综合采用以上多种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模式,努力营造氛围和提供指导服务,以学生发展(能力培养或挖掘潜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果。4 设计目标考核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以学习效果为主, 将学习效果作为判定课程目标达成的依据; 评教更关注教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投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重视测量和反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持续改进。 本门课程考核内容的设定应与课程目标对应, 考核方法以英文报告的撰写及PPT 演讲为标准, 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 制备方法及其在各产业领域内的应用;分析、总结、归纳文献的能力, 掌握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就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相关论题撰写完整的英文报告; 报告组合合理、逻辑分明,语言流利、观点正确等考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考核方式是开卷考查, 题目为开放性论题, 鼓励学生查阅文献、 书籍等资料。 除期末考查之外,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考勤、课后作业、 课堂演讲等学习表现比例加大。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根据成绩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表明课程对其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的实际贡献, 针对达成度较低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设计方案, 持续改进教学设计过程, 提高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确保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的达成。5 结语为促进以OBE 为核心理念的新型教学生态早日形成,需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机制。 本文通过对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产业用纺织品(全英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设计,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习效果(学生能力达成)为评价依据。 致力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培养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就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具有国际视野、 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 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2]李志义,朱泓,刘志军,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02):29-34+70.[3]凤权.OBE 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1(03):81-85+95.[4]寇珏,孙体昌,孙春宝,徐承焱.工程类本科生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16(02):63-65.[5]刘广彦.基础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0):127-129.[6]杨平.工科院校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16(06):116-120.[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8]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8):1-6.

文章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网址: http://cyyfzp.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8151.shtml


上一篇: 土工材料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第二届亚欧土工合
下一篇: 轻工业手工业论文_蚕茧品质控制工序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产业用纺织品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